第323章 风平浪静的除夕(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母亲大人这样讲。父亲大人也没有反驳,反而是“唯唯诺诺”地:“我晓得,我晓得。剪掉这点儿就不剪了。”等母亲大人走开去做事情了。父亲大人又对着弟兄三人:“我这不是没有时间嘛。不趁这点儿时间把它剪了。那,什么时候趁有时间剪呢?初四我就要回成都去,初五迎财神,人家就开市了。”</p>

是啊。父亲大人就是这样辛苦。一年到头就只休息这么短短的几。那工厂里的机器一年里还要停下来检修检修。而父亲大人却比机器还辛苦。他就是这样一个为了撑起这个的家庭,而不停地劳动的人。</p>

短短的一句话,看似云淡风轻,这里面究竟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又有几个人知道呢?</p>

俊哥儿:“爸爸,你初四就走了。那妈妈还跟到你去吗?”</p>

童言无忌吧?这么敏感的问题,也只有俊哥儿这“初生牛犊”初敢问。木一和杰,他俩要大要些,相对来就要“懂事”多了,是不敢问的。</p>

父亲大人愣了一下,停住了手里的剪刀。望了望弟兄三人,然后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她啊。随便她吧。去也好,不去也好。”</p>

看样子,昨晚上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并没有和好。今看到的这个风平浪静,却又互不理睬的情形,就已经很能够明一些问题了。只是,到底是什么问题,弟兄三人也不得而知。毕竟,那是大人们的事情,孩子是无权过问的。</p>

父子四人围着桃树,父亲大人在修剪桃枝,弟兄三人在收捡被父亲大人剪落下来的桃枝。此时的母亲大人,反倒显得更加落寞孤寂了。</p>

她此时的心里也很压抑很难过。别饶家庭,应该都是和和美美,高高兴胸吧?自己的家庭却是这样的别扭。本来一家人现在就分作了三个地方,以前老大在外面读书,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老头子呢在打工,又在一个地方,自己呢跟俩的在家,读书的读书,劳动的劳动。一家人虽然分作三个地方,倒也还“心连着心”。可自从老大毕业回来,自己去跟着老头子打工,这家又“分三地”变“分两地”,等老大工作了,又由“分两地”变“分三地”。再过一段时间,如果老二考起外面去读书了,那这个家又要分“四地”了。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忙得来都不知道怎么相处了。</p>

这成都的二姐在自己回来之前还特意又提了那个事情,还特别了,等正月初八他家老大结婚时,特意把老大和她家侄女安排坐在一起,看看他们两个能不能对得上眼。</p>

这明明是一门多好的亲事啊?可昨晚上自己刚提了一下,这个老头子就“油盐不进”,还什么“娃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反正自己也没有本事帮到他什么了。婚姻大事也就全凭他自己高兴。”楞是整死都不答应劝老大去接受这门亲事。而自己呢,已经满口答应了人家二姐。人家二姐也把话传过去了。这让自己到了初八怎么去面对二姐呢?自己的脸面又往哪里放呢?</p>

老头子不去,自己去,肯定会被老大两句话就给抵回来了。之前都提过,那时他还没有工作都拒绝了。现在还有了份工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了。</p>

他那明明就是自命不凡,没有社会经验,不晓得好歹。那中果庄有什么好的啊?又穷又苦,还全部都是些老彝胞。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够做个什么?一个月跑两趟,车费都要花掉要一半的工资,还吃不吃饭了,还穿不穿衣服了。哪里还有钱去结婚修房子呢?对,房子问题还是个大问题。土地土地没有,哪里去给你找宅基地呢?没有宅基地你修什么房子。那就只有去买了。那城关随随便便一个房子到起那都是万万子。靠他的那点点儿工资,除去基本生活开支,还有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怕是也还要一二十年才买得起一个房子。人家那个姑娘会等你一二十年啊?我都是吃了大亏了,嫁给这个一穷二白的死老头儿。一辈子辛苦,一辈子受累,吃没吃点儿好的,穿没有穿件像样的衣服……</p>

“你几爷子就围着那颗桃树,不做饭了?不打整门神对子了?”</p>

母亲大饶一句话,突然点醒了今的主题。是啊!今已经是除夕了。要赶紧把去年粘的门神对联换了,早早地做年夜饭。就像王安石在《元日》中写的一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