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忠勇随后也下楼,要帮周家华提行李。周家华连连道谢,不敢劳烦,执意自己来,蒋忠勇只得罢了。
“他是我初中的同学,那时候是班长哩。”邓艳红向蒋忠勇介绍完,转头对周家华说,“他叫蒋忠勇,人可好了。”
周家华连忙冲蒋忠勇点头问好,再次道扰。蒋忠勇也客气了一番,看看周家华提着的桶子,问:“你会吹笛子?”
周家华笑笑地说:“会一点点,吹得不好。”
“别谦虚嘛。”蒋忠勇有点兴奋地说,“我正在学弹吉他呢,刚学会一点点。”
“真的吗?!我好想学吉他,可惜一直没机会呀!”周家华眼睛瞪得老大,高兴得霎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说着,三人进入蒋忠勇的宿舍,周家华放眼一望,最里靠窗的床边,果然靠着一把“红棉”。一个古典吉他的造型,上的却是钢丝弦。他随便把行李一放,直奔吉他而去,拿起红棉,前看看,后看看,一脸遗憾地抬起头:
“可惜我不会,蒋大哥,你来。”
“我也不怎么会,刚学会调弦呢,只会弹单音。”蒋忠勇坐在床沿上,接过吉他,从被子里翻出一个饮料瓶剪下来的自制拨片,补充了一句:“我还不会和弦。”说完,用较慢的速度在一二弦上弹出:3-2-3-2-1-5-6-5,3-5-6-6-6-6-6-3-5……
“这是《祝你一路顺风》!”周家华高兴地喊道。
蒋忠勇点点头,换了一曲:3-1-2-3,3-1-2-3,3-1-2-3-#4-3-2-7-1-2……
邓艳红和周家华异口同声地报出曲名:“《橄榄树》!”
邓艳红轻声哼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才唱第一句,琴声忽止,蒋忠勇怪不好意思地放下吉他,说:“唉,后面的不会了——不如听听你同学吹笛子。”
周家华和蒋忠勇一见如故,也不推托。从桶里抽出笛子,一看,笛膜破了。备用的笛膜搁在超市那个箱子里,无奈,只好用透明胶贴住膜孔,吹了一曲《映山红》。
蒋忠勇拍掌叫好,邓艳红在旁边不无骄傲地说:“他初中的时候就吹得很好咧!”
周家华腼腆地笑着说:“不行不行!没有笛膜,声音不行啊,太闷了。”
“没关系没关系,再来一曲!”邓艳红和蒋忠勇一齐说。
周家华却不过盛情,只得横起笛子,将吹孔靠近嘴边,问:“想听什么样?“
“随便。”
他低头想了想,吹出孟庭苇的《往事》。
邓艳红随着旋律轻唱: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可爱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
周家华吹完,垂下笛子,心有所思,兴致大减。蒋忠勇和邓艳红只道是他身体困乏,便让他洗澡歇息。
周家华醒来的时候,宿舍里有几个人在聊天。他看到床头的小闹钟,时间是十一点五十分。
工厂里的集体宿舍每间少则十人,多则四五十以上,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不同,休息环境相当恶劣。如果是倒班制的工厂就更惨了,早晚班的人你来我去,一天到晚就别想安静了。
要适应这种环境,除了将自己的忍耐力发挥到极限,还得想点客观的办法。许多龙口的打工族会买一种便宜的布帘,围住自己的床铺,营造一个狭小的相对私密的“个人空间”,让自己的睡姿不会一览无余,也让不时亮起的日光灯不那么刺眼。
这种专用布帘在龙口的各个小店均有销售,是本市的特产之一。
周家华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睁着眼,百无聊赖。蒋忠勇的床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被书本所占据,周家华看了看排列整齐的书脊,有《成人高考报考指南》、《艺术概论》、《大学语文》等。他拿起最上面那摊开的书,是《跟我学吉他》,轻轻地翻阅。
他有点尿意,但没有立即去厕所——作为一个集体宿舍的借宿客,周家华认为应该尽量少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他虽然醒着,却像睡着了一般安静。
“蒋忠勇,今天来的那个是邓艳红什么人?”
“她同学。”
“哦呵!你没戏了,别个有主啦。”
“别瞎说,大家都是朋友。”
“少来了,谁不知道你喜欢邓艳红,还装。”
……
周家华听到说起这事,慢慢地把书放下,蒙头装睡。
他知道邓艳红喜欢自己,这份感情多年来心照不宣。
初中毕业后,邓艳红没考上公费中专,而她的父母认为女孩子读高中没什么用,于是把她送到一个“车位培训班”学技术。几个月后,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在“春姨”的带领下,到龙口的制衣厂打工。
周家华到了县城里上高中。一般情况下,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孩子,会选择读中专,以求早日参加工作。然而从周家华那一届起,中专生已不再包分配,加上老师们一致认为他这样的苗子应该读高中考大学,如果读了中专就太可惜了。所以,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上了县一中。入校分班的时候,班主任分到他,简直如获至宝。
在他高中期间,他们一直有书信来往。在信中,她与他分享外面的趣事和见闻,向他诉说自己的失意和憧憬,鼓励他努力学习。虽然从来说出“爱你”之类的话语,但在她那真挚的字里行间,再傻的人都能明悟一个少女的情愫。
四年过去了,邓艳红换了七个制衣厂,职务始终不变:车位。四年来,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坐在电动缝纫机前,为他人作嫁衣,是她青春年华的全部价值。这种日子还将持续相当长的岁月。嘎达嘎达的电车声,是她脑海中最顽固的记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起在学校里的日子,想到家里的爸妈和弟弟,也会想到你……总是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在外人面前,我总是一副活泼开朗的样子,好像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愁……”
周家华回忆起邓艳红给他写过的信,心情复杂。
[笔下文学]
“邓艳红!有人找!”
门卫是个还算和气的秃顶老头,完成传达任务后,端起不锈钢圆碗接着吃饭。
“谁呀?”
一个娇小的女孩子,一边用毛巾擦头发,一边从走廊上探出脑袋向下望。
几个女工笑嘻嘻地从周家华身边跑过,边跑边回头喊:“邓艳红快下来,你男朋友来啦!”
周家华不好意思地朝楼上挥挥手:“邓艳红!我。”
“你等下,我马上下来。”
邓艳红浅浅一笑,跑进屋里。旋即下楼来,边走边往后梳头发,问:“你吃饭没得?”
“吃过了。”周家华笑了一下,改用家乡话,“讲普通话讲惯咯——今天要不要加班?”
“啷个不加班哦!我们组天天都加班,烦都烦死咯。”邓艳红皱起眉,恨恨地说,“我今天请假,死组长不肯——反正我今晚不得切,要扣钱就扣钱!”
“你们车位的工资不是计件的吗?”周家华不解为何按劳取酬也要强制加班。
邓艳红放下梳子,吐一口气,说:“组长和经理不签字,就等于旷工啊,要罚钱的。”她伸出一只手,接着说:“你看,我上个星期加班,指拇都遭针剁穿咯。”
周家华看到她的左手食指抱着纱布,咬咬牙,倒吸一口冷气,傻乎乎地问:“痛吧?”
邓艳红瞪他一眼:“废话!你试试看痛不痛呃?!十指连心你不知道哦?”
“小心发炎哦!”周家华说完这句,转变话题,“我没在原来的厂里做了。”
“不做就不做嘛,我本来都不想做咯,也是看到快过年啦,做完这今年再说。”其实她一开始就明白。
“你等一下。”邓艳红转到门卫室,伏在窗台上说,“黄伯伯,我亲戚要在这里住几天。”
老头刚盛了一碗萝卜汤在那喝着,瞪瞪眼:“你跟我说有什么用?你向老板写申请嘛。”
“老板不是去了泰国吗?”
“那你和老板娘说嘛——她刚到车间去了。”
邓艳红扭头对周家华说:“你等一下,我去和老板娘说。”
她蹭蹭蹭跑到车间里,只见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正在教育版样师傅——他刚才趴在案板上睡觉。邓艳红等她说完话,凑上去,乖巧地笑着问:“老板娘,我哥来了,在我们厂里住几天可以不?”
老板娘继续巡查车间,边走边说:“你写个条子叫王经理签字。”
“谢谢老板娘。”邓艳红开心地抿嘴一笑,向右转,一道烟冲到三楼。
须臾,邓艳红拿着一张纸条跑下来,交给黄伯伯,然后对周家华说:“好了,进来吧。”
“进来吧。”
“老乡——”邓艳红推开门,倚在门边,半个身子探进去,改唤一个平时不太用的称呼,“李经理,我哥哥在我们厂里住几天,和你睡可以不?”
李经理一边打领带一边走出门外,看了看站在楼下的周家华,斜眼笑看邓艳红:“那个真的是你哥?”
邓艳红脸一红,佯怒道:“你管呢!可不可以嘛?!“
“哎呀,我‘老婆’今天要过来,没办法啊……”李经理很为难。
“屁哦!不晓得又在哪里骗了一个女娃,你这种人会遭报应哦!”邓艳红见求助无果,恢复往常的态度。
“乱讲!”李经理返回屋内,给头发上摩丝,说,“你找其他人嘛。”
邓艳红想了想,转身到楼下,在离302号房间两三米的地方站住,朝里喊:“蒋忠勇在不在?”
“我在!”蒋忠勇放下手里的书,一边穿鞋一边答应着,“来了。”
“你不用加班呀?”邓艳红左手握着右手的食指,由于刚进行上下楼的运动,脸上有两朵红晕。
“我们组现在没什么事,加班也是打瞌睡,还不如在宿舍里好好睡一下——你说对吧?”
“嗯,刚才我看到你们组新来的那个在车间睡觉,被老板娘骂了一顿,呵呵。”说完,她阐明来意,“我有个同学需要在厂里住几天,睡你这里可以吧?”
“可以!”蒋忠勇十分干脆,“他谁我的床,我睡别人那里——我们宿舍有几个上夜班的。”
“那真是麻烦你了!”邓艳红感激中含有几分歉意,她早就知道蒋忠勇一定不会拒绝。
两个男工在楼梯口与邓艳红相遇,一个假装热情地问:“邓艳红,你哥哥来了哇?”
另一个阴阳怪气:“亲哥哥还是情哥哥啊?我看是情哥哥!”说完,二人大笑。
邓艳红瞪他们一眼,说:“关你屁事?!”红着脸下去了。
蒋忠勇随后也下楼,要帮周家华提行李。周家华连连道谢,不敢劳烦,执意自己来,蒋忠勇只得罢了。
“他是我初中的同学,那时候是班长哩。”邓艳红向蒋忠勇介绍完,转头对周家华说,“他叫蒋忠勇,人可好了。”
周家华连忙冲蒋忠勇点头问好,再次道扰。蒋忠勇也客气了一番,看看周家华提着的桶子,问:“你会吹笛子?”
周家华笑笑地说:“会一点点,吹得不好。”
“别谦虚嘛。”蒋忠勇有点兴奋地说,“我正在学弹吉他呢,刚学会一点点。”
“真的吗?!我好想学吉他,可惜一直没机会呀!”周家华眼睛瞪得老大,高兴得霎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说着,三人进入蒋忠勇的宿舍,周家华放眼一望,最里靠窗的床边,果然靠着一把“红棉”。一个古典吉他的造型,上的却是钢丝弦。他随便把行李一放,直奔吉他而去,拿起红棉,前看看,后看看,一脸遗憾地抬起头:
“可惜我不会,蒋大哥,你来。”
“我也不怎么会,刚学会调弦呢,只会弹单音。”蒋忠勇坐在床沿上,接过吉他,从被子里翻出一个饮料瓶剪下来的自制拨片,补充了一句:“我还不会和弦。”说完,用较慢的速度在一二弦上弹出:3-2-3-2-1-5-6-5,3-5-6-6-6-6-6-3-5……
“这是《祝你一路顺风》!”周家华高兴地喊道。
蒋忠勇点点头,换了一曲:3-1-2-3,3-1-2-3,3-1-2-3-#4-3-2-7-1-2……
邓艳红和周家华异口同声地报出曲名:“《橄榄树》!”
邓艳红轻声哼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才唱第一句,琴声忽止,蒋忠勇怪不好意思地放下吉他,说:“唉,后面的不会了——不如听听你同学吹笛子。”
周家华和蒋忠勇一见如故,也不推托。从桶里抽出笛子,一看,笛膜破了。备用的笛膜搁在超市那个箱子里,无奈,只好用透明胶贴住膜孔,吹了一曲《映山红》。
蒋忠勇拍掌叫好,邓艳红在旁边不无骄傲地说:“他初中的时候就吹得很好咧!”
周家华腼腆地笑着说:“不行不行!没有笛膜,声音不行啊,太闷了。”
“没关系没关系,再来一曲!”邓艳红和蒋忠勇一齐说。
周家华却不过盛情,只得横起笛子,将吹孔靠近嘴边,问:“想听什么样?“
“随便。”
他低头想了想,吹出孟庭苇的《往事》。
邓艳红随着旋律轻唱: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可爱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
周家华吹完,垂下笛子,心有所思,兴致大减。蒋忠勇和邓艳红只道是他身体困乏,便让他洗澡歇息。
周家华醒来的时候,宿舍里有几个人在聊天。他看到床头的小闹钟,时间是十一点五十分。
工厂里的集体宿舍每间少则十人,多则四五十以上,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不同,休息环境相当恶劣。如果是倒班制的工厂就更惨了,早晚班的人你来我去,一天到晚就别想安静了。
要适应这种环境,除了将自己的忍耐力发挥到极限,还得想点客观的办法。许多龙口的打工族会买一种便宜的布帘,围住自己的床铺,营造一个狭小的相对私密的“个人空间”,让自己的睡姿不会一览无余,也让不时亮起的日光灯不那么刺眼。
这种专用布帘在龙口的各个小店均有销售,是本市的特产之一。
周家华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睁着眼,百无聊赖。蒋忠勇的床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被书本所占据,周家华看了看排列整齐的书脊,有《成人高考报考指南》、《艺术概论》、《大学语文》等。他拿起最上面那摊开的书,是《跟我学吉他》,轻轻地翻阅。
他有点尿意,但没有立即去厕所——作为一个集体宿舍的借宿客,周家华认为应该尽量少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他虽然醒着,却像睡着了一般安静。
“蒋忠勇,今天来的那个是邓艳红什么人?”
“她同学。”
“哦呵!你没戏了,别个有主啦。”
“别瞎说,大家都是朋友。”
“少来了,谁不知道你喜欢邓艳红,还装。”
……
周家华听到说起这事,慢慢地把书放下,蒙头装睡。
他知道邓艳红喜欢自己,这份感情多年来心照不宣。
初中毕业后,邓艳红没考上公费中专,而她的父母认为女孩子读高中没什么用,于是把她送到一个“车位培训班”学技术。几个月后,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在“春姨”的带领下,到龙口的制衣厂打工。
周家华到了县城里上高中。一般情况下,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孩子,会选择读中专,以求早日参加工作。然而从周家华那一届起,中专生已不再包分配,加上老师们一致认为他这样的苗子应该读高中考大学,如果读了中专就太可惜了。所以,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上了县一中。入校分班的时候,班主任分到他,简直如获至宝。
在他高中期间,他们一直有书信来往。在信中,她与他分享外面的趣事和见闻,向他诉说自己的失意和憧憬,鼓励他努力学习。虽然从来说出“爱你”之类的话语,但在她那真挚的字里行间,再傻的人都能明悟一个少女的情愫。
四年过去了,邓艳红换了七个制衣厂,职务始终不变:车位。四年来,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坐在电动缝纫机前,为他人作嫁衣,是她青春年华的全部价值。这种日子还将持续相当长的岁月。嘎达嘎达的电车声,是她脑海中最顽固的记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起在学校里的日子,想到家里的爸妈和弟弟,也会想到你……总是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在外人面前,我总是一副活泼开朗的样子,好像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愁……”
周家华回忆起邓艳红给他写过的信,心情复杂。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