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康胜男,他改变了偏好,开始终情于独立顽强的女子。他以己度人,总觉得同康胜男有关的男人,都会喜欢她这一类的女子。贺荣成向康胜男频频示好就是实证。
初识刘曾琪,他确实被她女强人的表象吸引,又有她在贺荣成处正得宠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她的提议下,顺水推舟地同她开始了一段单身男女间再正常不过的关系。
但是,越是相处他便越是失望。将康氏母女打败的女人,就教出了这样的女儿么?贺荣成宠信的继女就只这些小女人的能耐么?
他原本以为,这可能与刘曾琪在贺家的尴尬地位有关。但当他认识贺家姣后,终于明白以贺家的家风、家教,只能教出刘曾琪、贺家姣这样的女儿。
他对康胜男的感情,不仅仅源于曾经的生死相依,还有他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崇敬仰慕。
同贺荣成一样,蒋镛也是白手起家。比贺荣成略微好一点的是,蒋镛出身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家庭。礼义廉耻虽在特殊时代的无序竞争中被磨得一干二净,但骨子里的精神沉淀仍在。否则,也不会选了“至诚”二字给儿子当名字了。
但“精神沉淀”仍是有限的,他虽不至于荒唐,却也没少过莺莺燕燕。或者说,自古文人多风流,这也是精神沉淀的一种。而且,他还有着那个年代的企业家的共性——浓浓的不安全感。在这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他在外面也精挑细选过几个女人,留有几个孩子以防万一。万幸,他给家人保留着最后的体面,从未有女人或孩子闹到过蒋太太面前。
蒋至诚自小被母亲教育要“争气”,他与蒋镛相处的时间不多,却对父亲无比崇拜。儿时的作文永远都在讴歌父亲。
他自认是个积极进取的“乖”二代,但蒋镛对他却不太满意,让他倍感压力。等他大了一点,他也隐约地明白,也许父亲并不是对他不满意,而是对他的母亲不满意,连带着对他母亲教育出来的他多了几分挑剔。一家人生活,关起门来,总归是苦乐自知。
父母之间的差距,蒋至诚自小就在周边人的耳濡目染下看得分明。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一度认定自己的父亲是个好男人——独自挣出诺大身家,夫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