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团特别奖,则颁予美国影片《细细的红线》,邪典电影《迷恋》虽未获得电影奖项,男女主角却双双折桂最佳演员。
柏林电影节召开的初衷,便是扶持复兴德国电影行业,因此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虽然嘉奖范围面向全世界影片,但在这一届上,几项重要奖项纷纷授予非德国影片及他国演员,无疑显得有些特别。
不提最佳影片,至少在男女主角奖项上,出演《夜之形状》的麦可·奎斯,与《艾米和加古娅》中的玛丽亚·丝奇拉德、茱莉安·柯勒,便是优秀的德国影人,但却纷纷败给闯荡好莱坞的法兰西人与英国佬。
尤其是玛格丽特·阿佳妮,这位演艺事业过于顺风顺水的天才演员,也太年轻了点。
于是在德国本土,电影界人士纷纷批评柏林电影节不扶持国产电影及本土新人。
早在1951年创办开始,柏林电影节不足半世纪的历史上,便经常与德国影人因为这些事矛盾频发。
实际上,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也未尝没有这些困扰。
各大电影节即便再面对国际,总也是需要兼顾扶持和发展本国影业的。
而今年,柏林电影节评审会在受到相关质疑后,公开强硬表示——
电影节不是政治,靠政客也办不起来电影节,本届所有获得奖项的电影人,全部实至名归。
实际上,在欧洲三大的评审团制度下,奖项本身便十分受个人意见影响。
甚至曾有美国媒体称,这些欧洲电影节的评审团,简直就是聚在一个办公室里吵架,谁吵赢,那届电影节就是谁的一言堂。
总而言之,奖项就是礼物,评审团想给谁,就给谁。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