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r>

</table>

<tr>

<td>

楞木跟几个哥们完成了给红军带路的使命,顺原路返回,猛然间听到树林里有一个小孩子的哭声,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红小鬼掉队了。那孩子穿一件宽大的红军上衣,戴一顶红军帽,身上斜背着一把大刀,说的是南方话,很难听懂,问来问去才算搞明白,原来小孩子半夜里走路瞌睡了,顺便倒在路边,醒来时不见了大部队。那孩子可怜巴巴地看着楞木他们,比划着要吃,一个年纪大点的哥们拿出随身带的干粮,那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吃完了又比划着要喝,几个人又把孩子带到山泉边。看孩子吃饱喝足,大家商议,决定把这个孩子先带回山寨再说。

小孩子来到山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大人们都很喜欢孩子,土匪也不例外,一帮子哥们逗孩子玩耍,渐渐地了解了这个孩子的身世,原来这孩子是个孤儿,听孩子讲他姓安,参加红军后起了个名字叫安远,这个名字好听又好记,杨九娃有心把这个孩子收为义子,但是考虑到山寨的弟兄要出外赶脚,便把孩子带到仙姑庵。

那安远初见到何仙姑时非常害怕,搞不清那何仙姑是人是鬼,杨九娃让安远把那何仙姑叫“娘”,安远不知道“娘”是什么意思,何仙姑说:“娘”就是妈,那你就叫妈。安远想不到自己认了这么丑一个“妈”,但是也不得不叫,因为他生活没有着落,也不知道大部队去了什么地方,他必须在这里暂时栖身,首先为自己找一个吃饭的地方。

杨九娃在安远的名字前边加了一个杨字,安远便叫做杨安远,从此后仙姑庵便多了一个剃光头的小和尚,何仙姑担心杨安远的南方口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嘱咐那孩子来香客时就装哑巴,很快地四乡八邻的香客们都知道了,仙姑庵的何仙姑收留了一个哑巴小和尚。那小和尚倒也勤快,每天把殿堂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晚上香客们逐渐散去,仙姑庵里只剩下何仙姑跟杨安远两人,何仙姑对小和尚说:妈妈带你去见一个人,这个人你叫姨,长相比妈妈还丑,但是心眼不坏,你可不要害怕。

妈妈带着杨安远沿着地道走了好长一段路,母子俩来到憨女住的崖窑,崖窑里点着蜡烛,尽管那杨安远做了思想准备,他见到憨女时还是有点吃惊,他习惯性地后退了一步,烛光下安远看见那个“姨姨”披头散发,手上和脸上长着一层厚厚的绒毛,怀里竟然抱着一个小孩子。

何仙姑告诉憨女,这个小孩子是杨九娃收养的义子。憨女咧嘴笑了:这么说来姐姐也有了儿子。炕墙上的烛光摇曳不定,杨安远看见两个女人仿佛两头怪物,加之住进这么深不见底的地道,感觉中仿佛到了阎王殿那样害怕,他不由得哭了,说了一大堆两个女人听不懂的南方话。两个女人相视一笑,知道这个孩子见了她们害怕,这不要紧,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应。渐渐地这个孩子不哭了,他发觉两个女人虽然很丑,但是并无恶意,他目前别无选择,只能听天由命。

两个女人为了庆祝杨安远的到来,专门点了两支红烛,崖窑内亮堂了许多,接着何仙姑妈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了腌制的猪肉和牛肉(也可能是驴肉),灶膛里点一把火,倒进一些清油,把腌肉放进锅里一炒,窑洞里溢满浓浓的肉香,杨安远肚子里的馋虫被激活了,喉咙里上来一只手,不住地咽着唾沫,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馋涎欲滴,瞅着何仙姑妈妈炒好的肉,最初的恐惧隐去了,操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着,两个女人看着孩子的馋相,相继劝道:孩子,吃慢点,吃多了拉肚子。只要你喜欢,这肉天天都有。可是孩子到底年幼,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直吃得呕吐。

日子在一片恐慌中度过,每天都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山西,离凤栖古城只隔一条黄河。早晨起来杨安远打扫院子,看见柏树林子里,睡着十几个扶老携幼,全家逃荒的难民,那些难民们一见仙姑庵的门开了,出来一个小和尚,纷纷站起来,把小和尚围住,向小和尚伸出手讨吃要喝。

小和尚谨记妈妈的话,一句话不说,一边摇手一边指着自己的口,难民们以为小和尚是个哑巴,又一起涌到仙姑庵大殿,看卧榻上睡着一个猴子一样的女人。孩子们惊恐着后退,几个大人向前对何仙姑抱拳作揖,他们说他们来自山西,他们已经走了几天,能否讨点吃喝?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