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便引入了正题。
接下去,每个人都说了几句,夏侯恕与夏侯衷都说到点上了,夏侯恕却显然不及夏侯衷独到,深刻,夏侯康没什么兴趣,也说出了个差不离,夏侯挚则因身边无人,他的母亲也不帮他,只能凭自己猜想,说得便不是很正确,夏侯谙与夏侯汲人还不大懂,只是夏侯汲人不改他本色,嚷了一句:“打得越惨烈越好,大夏正可趁虚而入!年年劫掠我边民,早该还上了!”恨不得立即奔赴疆场。
前面几个说完了,皇帝便看向夏侯沛。夏侯沛想想对的错的大家都说了,重复也没意思,便只道了四个字:“势在必行。”
皇帝马上想到早几年,十二郎就说要另扶一主,眼下那新主已现,就在洛阳,待之以国宾之礼,根本就是在以她之策行事。
皇帝的眼中便有些复杂,目光从夏侯沛身上移开,落到太子身上。
从诸王入殿,太子便没有说过一句话。
“汝等之见,吾悉得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从王子入京,能人多已看透。大夏,欲趁突厥内部相残,扶持王子为新可汗,王子受我恩惠,加之性情温顺无争,必能两邦和睦。汝等以为,此策如何?”皇帝说道。
夏侯恕与夏侯衷皆赞良策,夏侯挚也是目露精光,称:“大善。”
夏侯谙就是来凑数的,他身体不好。夏侯汲人叹了一句:“若能趁此吞并突厥,何其壮哉。”
夏侯沛斜了他一眼,十一郎若能做皇帝,不是正德帝就是汉武帝。见皇帝看过来,便道:“良策矣。”
只有夏侯康,提了一句:“甚好,我朝有兵,也不能白白损耗在突厥,就是达旦那里,得稍加处置。”最好让达旦就在战乱中死了。夏侯康的确寄情深文,却不代表他缺乏皇子该有的修养。
一个一个,都是明白人,哪怕心中不这么想,口上也得这么说,朝廷这么在做,必然就是皇帝所赞同的,皇帝赞同的,为何去反对?无权无势的郡王,惹恼了父亲,有什么好处?何况,于国于民,这也确是良策。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