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麻将的由来(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麻将的由来

“要说这麻将啊,可是大有来头哦。那还得从远古时候说起。”我学着单田芳老师的腔调缓缓道来:“话说伏羲氏作八卦,每卦三爻,每爻分yin阳二气,yin阳二气又各分为三段,共144段,即麻将的雏形。共工氏撞断不周山,女娲氏于是炼出365块五彩石。”

“其中360块用来补天,一块生出个叫齐天大圣的石猴孙悟空,后来成了斗战圣佛,一块成了飞来横石,从天而降,便是今日的泰山,一块后来就是传国玉玺和氏璧,最后2块就是传说中神之麻将的骰子。”

“等到了这商朝,一张幺**从天而降,商部落得此异宝而兴盛,史称“天命玄鸟生商”。再往后这周朝,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谎称胡人杀到。诸侯一看:“放炮诈胡?牌品太差!”于是纷纷离去,西周灭亡。”

“春秋的时候,孔子晚年喜爱麻将,提出了深刻的麻将理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有七十二门徒,死后每人分得了两张麻将,从此将儒学发扬光大。”

“再到了战国时,群雄四起,一场以大地为牌桌,江山为筹码的豪赌。最后到了秦朝,秦始皇终于战胜群雄,将各国的麻将联合起来筑成长城。这也就是为何打麻将又被称之为砌长城的缘故了。”

好了,讲完了,我重又拿起筷子夹了块水煮肉片放进嘴里大嚼起来。味儿不错,这几日厨子在我的教导下厨艺也有了大的进步。

“哎,你们怎么都不吃了?”看着身边三人,都已成花痴状。

半晌还是老钱反应得快,“听听,听听,什么叫学问啊,这就叫学问。宋先生啊,您真是学识过人啊。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啊。想不到这看着不起眼的麻将,先生也能出这么多道理,娓娓道来,好似如数家珍,不得不让在下深感折服啊。”

呵呵,心中暗笑,胡吹乱侃你也信,还夸我夸得这般义正词严,这拍马屁的功夫也不得不让我深深折服啊。但面子上可不能这么说,毕竟人家也是好意嘛,于是笑脸相迎道:“老钱言重了。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今日现丑了。”

“不,我也觉得老钱说得有理。”淑贞这会儿也插话了,“这等言论要不是先生说来,想必这辈子怕是也听不上吧。”

汗,连淑贞也夸我了,难不成我真的说得很好?“其实啊,我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这麻将的起源也不一定就是这么回事。关于麻将起源一直是众说纷芸。”

这我可没瞎说,到网上看看便知了,我就还知道一种说法,说这麻将是因护粮仓打鸟雀所造,起源江苏太仓。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

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于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

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

“即是众说纷芸,那想来定会有其它说法吧。何不也说来于我们听听。”淑贞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

得,好人做到底吧。满足一下你这小女人的求知欲。我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这种说法是我们桃源里的一种说法,说这麻将啊,本是因打鸟雀护粮仓所造。”

“啊?不知这麻将怎么个打鸟雀法。”

“听我说完啊。说很久以前啊。在我们那桃花源里,有个地方建了一个大粮仓。”

“桃花源里还分好多地方吗?”

“呃,不要插话可行?桃花源大着呢。”

“哦。”淑贞冲我吐了下小舌头。

呵呵,女人真可爱,特别是想淑贞这样的小女人,见她不再说话,我才清清了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那地方啊……啊……那什么,我方才说到哪里了?”

“说到粮仓了。”老钱接话说。

“哦,对了,粮仓,这粮仓可大了,仓内常年囤积稻谷。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

“这牌子又是打赏的凭证,可换赏钱,於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

譬如筒、索、万。筒的图案是箭靶。几筒表示发了几箭中标。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所以一索图案的是鸟,二索上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而“万”呢,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射箭时要考虑风向。“中”,即射中,故涂红色。“白板”,即射空之谓。“发”,即得赏发财。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

除此,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几乎都要与捕捉麻雀联系起来。

所以,其实刚开始麻将牌是叫麻雀牌才是,只因那地的方言的“麻雀”就叫作“麻将”,因此“打鸟”或者“打麻雀”统称“打麻将”,故麻雀牌也叫“麻将牌。

“听得宋先生这么一说,想不到这小小麻将里竟还有这么多的的学问,今日真是受教了。”钱帐房笑着说道。

“是啊,光是这来历便有这么多说法,真不知哪种才是真的。淑贞也咐和道。

“其实啊,这种事也不过是闲来无事就的说笑而已,又何必去深究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呢,要我说啊,说不定这两个当中就没有一个是真的。知道了便是,学识讲究的便是不求甚解才是。”

这么一说,小丫头立即反驳道:“读书不是要读得通透吗?怎么会是不求甚解呢?”

我笑了笑,“天下之大,学问门类之多,若要全都读得通透,可不得几辈子?”

“那依先生说该怎么读书?”

“依我说,做学问倒不一定要读书,有时候四处走走,玩玩,看看,听听也不妨是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啊。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倒是新鲜,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呵,那也正是你见识得少了。你想啊,孔圣人他老人家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说明天下之人在学问上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你如若是走的地方多了,见得人便也多了,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自己的学识也自然在不觉之间得到了充实。这才是做学问的王道啊。有句话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行百里者看周遭事,行千里者阅世间情,行万里者穷天下经。”

“哦,这样听来倒是可以理解了。就比方这几日里总是听先生说一些新奇的事物,虽不曾读过半点书,倒也真的是长了不少见识,先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听得淑贞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悟得我话中的精髓,看来小姑娘真的是天资聪慧啊,吾心甚慰,哈哈。“淑贞你说得好啊,看来这几日没白于你说教了。”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一下小丫头。

淑贞地小脸一下子红了。羞涩地对我说:“话是这么说了,可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我还是想知道哪一种说法才是真的。”

小丫头的想法可以理解,人嘛,多少有点好奇心,总想把不知道的东西弄个明白。“这个嘛,还真不好说。我也不能确定哪一种是对的。”

“那宋先生您又更倾向于哪种呢?”老钱也插话道。

“我嘛……,唉对了,你们也别光老是问我啊。你们也说说自个儿都是怎么想的。老钱,你先说,你更信哪种吧。”

咳嗽了一下,老钱沉思了会,才郑重地抬起头来,用深沉地语调缓缓地说:“这,我怕是说不好啊。”

恶寒,你说不好还想这么久,“不会吧,想了那么久就出这么一句?糊弄人嘛,不行,说不好也得说,今个儿怎么着也得选一个。”

“那我就选一个吧,要我想啊,这第一种听着怎么着也有点太玄了,还是第二个更可信些。不过我也是瞎猜的啊,不对之处还望先生指教。”呵,我指教你谁指教我啊,不过话说得还算实在了,好,选第二个,唯物主义。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