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别这么说,咱们好歹先练练,至少也给自己一点信心和底气嘛!”魏林很有兴致地答道。
“你都搜集了一些什么样的试题啊?”王豫文问道。
“第一个问题:面对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人张嘴就是‘因为没有信仰’,念得跟口头禅一样,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魏林转过头问肖肃:“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
“额……”肖肃想了想,答道:“我觉得好多说这话的人,完全就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不懂装懂,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信仰,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盲目的跟风,把别人说过的话拿来给自己装点门面,给旁人一种自己好像懂很多的印象,获取一点可怜的优越感!个人感觉那些真正的学者,在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其实都非常谨慎,宁愿不说,也不会妄言;只有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才会经常搬弄大概念,还以讹传讹。”
“这个……”王豫文说道:“你这么说的话,给人感觉还是攻击性太强。我记得我前一阵看到过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最后的结论是,所谓的无神论和有神论,其实更应当被看成是一码事,而这些人非此即彼的想法本身,才是诸多谬论产生的根源nad1(”
“嗯……我想想看。”王豫文稍微晃了晃头,说道:“根据福柯的说法,我们不是用人,而是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无同一性理论来代替神的位置;现有逻辑的习惯似乎总是要预设和虚构一个可知的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用逻辑进行思维演绎,因此,‘真理’、‘真相’和‘神’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因为它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认知的思维逻辑结构,和认知习惯的需要。这是一个概念的世界,有神论、无神论其实有相似的、且同样绵密繁复的逻辑架构,有各自不同、却同样很广的适用范围,在各自的适用范围逻辑自洽,同时,也存在自己的死角。两者的不同其实主要在于填充这些逻辑架构的具体内容,和神到底存不存在,真的并不是那么相关!神的存在,或不存在都是这些人先入为主地接受了结论,进而在自己潜意识本能地驱使下,选择性采信证据来验证的行为,却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即便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无法证明这种正确的唯一性。所以,我们中的很多人,关于有神还是无神的争论,常常都搞错了方向,基本都忽视了各自理论的逻辑架构与推导过程,而只知道死抱着结论、定论不放,把所有问题全都限定在具体内容的争论上,把自己坚持的观点不仅当成是真理,还当成是唯一的真理,试图证实自己的某些具体的观点,并证谬对方,而似乎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各自理论的逻辑架构、完整性和适用范围。这种错位,就是持这种论点的人错误的所在,他们没有察觉到‘真理’即便存在,却并不唯一的基本事实,进而,自然也就不知道对各方的真理进行比较,确定哪一个真理的适用范围更广。”
“可是,为何总有人宣称有了信仰就无所畏惧?”蒋文睿有点疑惑地问道。
“那是因为,自信有信仰的人会有一张可以覆盖一切的网,对他而言,不会有任何意外惊奇或未知;在他坚信的宗教体系里面,所有问题都已被解答,所有决定都已被作出,所有最终结果都已被预见,忠实的信徒不会有任何的惊讶和犹豫,他们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仅仅在于去重新验证那些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并说服自己与别人相信。”王豫文答道:“为了维持这种信仰,好多人甚至故意千方百计无视和曲解一些反例,而不是去审视自己坚信的信条本身,是否真的像他认为的那么拟合现实;而且,你发现没有,好多所谓的宗教信仰常常会否定现在,而把目光只集中在未来,总是说现在的一切都是有缺陷的,未来是一个完全迥异的完美世界,所谓信仰的力量正是衍生自这种态度,而且这种观点常常可以驱使信徒对自己的健康、财富和乃至生命都无所顾惜;因而,信仰的力量不表现在能支使人移山,而主要在于能让人看不到有山要移nad2(很多所谓的信徒,之所以能够在面对周遭世界不确定和不怡人,与教义相悖的事实时仍然屹立不动,是由于他们自信奉行的是绝对正确的教义,他们认为即便有缺漏也是在人为的解释上,教义本身是不可能、也不能错的,因为教义是他们的一切行为正当性、合理性的来源,而且,由于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思维依据,这种自己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的局限,使得他们无法接受新的概念体系,自然也更不可能去寻找缺陷更少的概念体系来取而代之。这些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典型的顽固不化。”
“别扯那些没用的,反正我觉得那种说法就是从一种谬误走向了另一种谬误。”肖肃想了想,答道:“而且好多有神论者总是用笃信程度来反证自己信仰的正当性,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你那么信仰无神论,无神论不也是你的宗教吗?’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可以验证自己信仰的正确性,但却无法验证这种正确的唯一性,总是要设置一个终极的逻辑起点,并且严格禁止对这种逻辑起点的怀疑,说得不客气一点,这叫作茧自缚!无神论者就完全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他们怀疑,实证,再怀疑,绝对不拘泥于已有的刻板成见。”
“这话我倒是很认可!”王豫文点了点头,答道:“我其实很好奇,好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张口就来‘因为没有信仰’,怎么练得跟口头禅似的?好像信仰就是万精油,甚至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一样?这些人可能完全找错了药方,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以讹传讹!事实上,我一直都认为,这样那样的信仰,比如那些刻板印象和固化的观念,常常才是错误的起点,不把握好常常是更坏的选项,所以,大家千万不能随便有什么信仰!好多人所谓的需要信仰,不如说是需要一个逻辑起点,一种单一化的共识和认同,自己行为的一个正当性,只是有神论提供的逻辑起点在很多人看来,因为有一个人化的主体,显得更加切实可感而已。这些人自己一直没搞清楚信仰和逻辑起点两个概念的差别,闹了大逻辑笑话还不察觉,说得好像除开宗教的那套理论系统,我们就一定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一样!凭什么说有神论是比无神论更好的选择呢?有神论有没有可能没把现在的问题解决掉,还带来新问题呢?”
“扯远了啊!”魏林想了想,打断了王豫文的话,说道:“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nad3(第二个问题是:你怎样看待坚持的作用,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么?”
“我感觉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考验我们的心智是否弱智到相信心灵鸡汤的地步!”魏林补充道:“当下的网络不是充斥着这种心灵鸡汤,好多熬这种心灵鸡汤的大妈总是赚得盆满钵满,而好多相信这些鸡汤的人还总是拿梵高或者卡夫卡来做例子,还说什么梵高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就不可能在身后获得这种被整个美术界顶礼膜拜的尊荣。”
“呵呵,梵高就是一个落魄、穷困潦倒的底层艺术工作者。他死都死了,那些身后的尊荣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在他的生前,是绝对不可能未卜先知,猜到自己身后会受到如此程度推崇的!”王豫文不以为然地答道:“相信这些鸡汤的人真的是脑残!大众的审美和梵高根本就是毫无关系,他成名也好,没成名也罢,跟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如果让你看去梵高的《向日葵》,你看得懂吗?所以,我认为梵高之所以成名,应该主要归功于文艺界一小撮自诩为精英的人,他们审美偏好的变化才是梵高受追捧的主因,梵高自己的坚持只是一个不那么关键和决定性的必要条件,却被好多逻辑学没学好的大众误判为充分条件,说得好像坚持就一定能有收获,而且越坚持,收获越大一样!其实,还有更多的和他一样坚持自己理念的人,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大众、乃至小众观众群的认可,就像绝大多数的酒吧歌手一样,永远无法得到赏识,一辈子挣扎在贫困线上,即便死后也就像是飘零的落叶一样,被扫进了垃圾堆,不会有人注意的。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可是现在梵高的作品,总是能够被许多热爱艺术的收藏家以天价收藏,不正好说明他越来越受认可吗?”蒋文睿突然说道:“这不正好说明了坚持的意义吗?”
第29章 梵高、卡夫卡与真相
?“呵呵!我刚才已经说了,梵高能够成名,他的坚持只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必要条件!”王豫文不以为然:“而现在,梵高的作品之所以总是能够被以天价收藏,是因为收藏这些作品的商人是以一种投资的视角来做这件事的。他的成名更多的是由一部分专业人士发起,而由商业接力的偶然事件!不信请问,有哪一个真正搞艺术的穷酸艺术工作者买得起梵高的画?所以,这些商人在发现梵高这个人的作品既然已经成名,在大众舆论中已经成为高雅艺术的代名词,早就已经被标签化,承载的是某种大众共识,而根本就不是他个人的真实经历,而他的作品就这么多,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极强之后,从投资的角度进行审视,发现梵高存世的作品是一个保值乃至赚钱概率极大的投资项,所以,这些投资者如果没有那种更好的投资选择,相比于那些劳心劳力还未必能挣到钱的实业,为什么不投资这种保值概率极佳的艺术品呢?而且在他们买了之后,为了保值和增值,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并继续维持这种‘梵高的作品很高雅’的舆论,以满足我们许多只知道盲目跟风,还自以为很尊重艺术,而且永远都不可能买得起艺术真品的普通人心中,这种完全就是不明就里的潜意识预期呢?如果还可以借此机会使得买家获得我们这些普通人莫名其妙的赞赏和认同,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可见,以上这一切,全都是非常严密的商业逻辑,和艺术半毛钱关系没有!这些收藏家们需要关心的,仅仅是梵高的作品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大众心中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他的画很有收藏价值!而至于为什么这些作品那么有收藏价值,收藏的商人们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必要去关心,他只需要抱着和股民追涨一样的心态,但却是做长线投资即可,当然,即便去关心,也不太可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来;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收藏家是否真的像他所宣称的那样,热爱艺术而且还懂艺术,我就只好呵呵了!我们甚至还可以反过来认为,如果那些投资艺术品的商人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方面,那么,他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商人。在遇到同样复杂局面的时候,这种不合格的商人失败的概率要大得多!”
“所以,这帮相信鸡汤的人真是笨,智商根本就是负的!”王豫文继续愤愤地说道,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比如,拿卡夫卡来说,一个卡夫卡的出名意味着无数个卡夫卡的被埋没!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卡夫卡的家人在发现他的作品之后,要交给那些好为人师的编辑,尤其是那些自我感觉总是过于良好的大媒体的编辑,并且至少要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恰好契合这些编辑的某种偏好和预期,而绝对不能引起这些编辑的反感,你说,这是不是就是一个很小的概率呢?其次,编辑所在的报社或其他媒体在这一段时间正好缺乏话题点,而他的作品要正好填补这个空白,意思就是,如果最近不缺话题点,那么他的作品只能是在编辑们笑一笑之后,就被扔到一边去了,至于之后多久能被大家想起来,那就只有老天爷知道nad1(你说,这又是不是一个很小的概率呢?第三,这个媒体还要足够专业,能够选择恰到好处的商业运作模式,使这个话题点契合那个时间点一定数量观众的潜意识,引起受众广泛的关注、思考和阐发。你说,这是不是另一个小概率事件呢?以上三条,缺一不可,而且还不能够颠倒顺序,由此,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一个卡夫卡的成名意味着无数个卡夫卡的被埋没,那些被埋没的人绝对不是水准不够,而只是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被埋没的卡夫卡们还不可能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而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坚持,可是,坚持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而且,这样的机会一旦没有属于自己,之后还能被自己抢回来的概率就很渺茫了,因为同样能达到合格线的竞争者实在太多。就像绝大多数追逐音乐理想的人,常常并不是没有坚持,而是因为一直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因而,最终只可能流落到酒吧里面去唱歌,一生在贫穷与困顿中度过!这些人没有坚持吗?相反,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坚持!可是,这些人胜利了吗?如果这帮脑残一定要说租住在地下室里面,每天穷得只能用外卖果腹,只能弹破吉他也算胜利,那我只能告诉这帮脑残,好吧,你胜利了!呵呵!这一帮脑残一天到晚就只盯着研究‘现象’,或者说‘已现之象’,却从来没有去分析研究过‘未现之象’。”
“好吧,老王,你消消气!不至于这样!”魏林继续说:“下一个问题:‘温水煮青蛙’是我们经常引用的典故,用来说明人们会适应渐变的威胁,失去戒备而最后遭灾的道理,但是后来有人做过实验,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青蛙放在水里面煮,等到温度升到六十来度的时候,青蛙都会立刻跳出这一锅热水,也就是说,这样的典故完全就是不靠谱的,因为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其实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因为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样的道理了,并且早就形成了共识,固化成为人文学科里面的一个知识点nad2(至于这背后的那些生物学基础,其实无关紧要。咱们在学生物的时候,破除的那些刻板成见还少么?”王豫文根本就不做思考,张嘴就答道:“所以,我倒是觉得,很多时候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方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完全不值得鼓励!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完全就没有分不清问题的主次,而搞错了问题的方向。”
“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追求事件的真相就那么难呢?”魏林接着问道。
“是这样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不再存在所谓‘事实真相’,只存在关于‘事实’的不同传播方式,相互之间基本上都不存在隶属关系;所谓传播方式,就是指不同的人本能地根据各自的潜意识对事件的描述,或者说扭曲;而构成事件的各个因素沿着自己各自的轨道已经走向了其他的方向,再也不可能完整地还原,理论上的事件真相,则是所有的因素在那个特定的节点相互间投影的集合。理论上的追求事实真相,就是指逆转时空来完全完美无缺地还原事件,这显然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而,被我们误当作事实真相的,其实是这些不同传播方式中逻辑漏洞最少,信息最为全面,因而也最受大家认同的那一两个,但却不代表它完全没有漏洞,完全自圆其说;与其说是事实真相,不如说是被叫做‘事实真相’的一个传播方式。”王豫文稍微顿了顿,答道:“比如每一次坠机之后,大家都要去寻找坠机的原因,最后总能给出一个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就没有漏洞吗?经常有把原因归结为某个零件失效的情况,但是你想想,真正的坠机,剧烈撞击、燃烧,猛烈的爆炸,遍地碎片,一片狼藉,然后某个人说他找到一个被损坏的零件,还把它说成是整个坠机事件的直接原因,你觉得这件事情有多少的可信度?那些所谓的坠机原因,仅仅是各种各样说法中漏洞最少的一个,但却不代表这个原因没有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所谓的真相,在飞机触地的那一刻,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时空的不可逆转,就已经永远地不可确知了。纠结于所谓‘事实真相’的人,他们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常识!”
“好吧,老王!我觉得你如果明天一早去面试,肯定可以秒杀身旁的一帮人,甚至让面试官对你顶礼膜拜!”魏林感叹道:“我再出最后一个问题考考你:有一种观点说,现在是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高雅和严肃的艺术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总是被请上大雅之堂!比如,很多人肯定没有听说过福柯的《词与物》,但是常常却对那些以马云为研究对象的所谓成功学颇为留意,或者是对一些粗制滥造、让人不知所云的玄幻文学情有独钟nad3(你怎么看?”
第30章 所谓高雅低俗
?“首先一点,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这样的区分,只是一种非常粗糙的二元定义与划分方式,我一直搞不清楚这帮做定义与划分的人,为什么总是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王豫文皱了皱眉,答道:“根本就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所谓高雅艺术,与其说是高雅,不如说是复杂,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的复杂被一些人无意间定义为高雅,同时又被一部分受过系统而精深教育的人,在相似潜意识驱动的本能下认同了,虽然他们未必察觉到自己的这种定义行为,但是这样一群人掌握着话语权,有比较强的基层影响力,无意间被不约而同地捕获了潜意识,形成舆论,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将这样的观点验证和固化,而把某些东西说成是高雅。据此还可以推断,还有许多的复杂并没有被定义为高雅,进而没有引起关注,而被忽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那些不能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而一直在流失的古典艺术。其实你想一想,每个人只是本能地接受他偏爱的东西,难道说这种偏爱的对象也有所谓的高雅与低俗之分吗?”
“可是现实则是,现在谁要是想要出一本稍微严谨一点、逻辑稍微复杂一点的书籍,基本都也就等同于要承受巨大的商业风险,这不正好说明这是一个庸俗堕落的时代吗?”魏林好像不太同意,问道。
“不要轻率地下这种不负责任的论断,你之所以会这样轻率地下这种不负责任的论断,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你对大众潜意识一窍不通!因为你预设了看书就是为了求知的前提!”王豫文显得更加不以为然:“但事实则是,很多人看书,是为了调剂一下自己繁忙而平淡的生活,其实就是消遣一下,放松一下,这也是以前的武侠、现在的玄幻即便逻辑简单,甚至许多细节非常弱智,却也能成大事的大众潜意识基础;而且,这些弱智的错误也常常成为读者的谈资,成为读者自认为比作者高明的一个依据,很好地迎合了读者在潜意识中,认为作者没什么好了不起的预期;相反,如果是逻辑比较繁复的思辨,恐怕就不会那么受人关注,因为读者大多数其实都很忙。看书基本都不是为了所谓的求知、学习和思考,不是去寻找、比较、并得出最不坏的选择,这些事情在读者上班的八个小时里面已经让他们烦透了!看书是为了消遣,打发无聊的时光,调剂平淡的生活,所谓的求知更像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欺骗,而很多人并没有察觉。”
“你想想看,你每天下班之后,忙得半死,好不容易喘一口气,怎么可能还有闲心和精力听别人把一件事掰开了,揉碎了慢慢分析,你怎么可能还有太多的学术兴趣?”王豫文顿了顿:“何况,还有好多人在应试教育中已经受够了应试教育的毒害,在学习过程中无数次地被羞辱,因而对‘学习求知’这几个字有条件反射式的抗拒!”
“那么,求知到底是什么含义呢?”魏林答道nad1(
“具体而言,所谓的求知更像听歌只喜欢听最高潮的部分,而对其完整的铺垫过程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关注!这些铺垫的过程,会被一目十行地扫描过去,如果具体的细节还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那对读者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废话!”王豫文接着说:“因此,所谓的作家其实就是把某些读者心中想说、而自己暂时说不出来的话,以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说出来了而已,也就是说,你一定也要写出读者自己的无礼、蛮横和不讲理;你的语言一定要够简明,只要是够简明,即便不怎么准确,逻辑过程完全谈不上严谨,都可以被读者容忍和接受,读者常常关注的,其实是你的话是否契合自己的潜意识,其次才会去关心你是否偏激,至于得出结论的逻辑过程,多数人不愿意,也不能够去接受和分析;而且,那些四平八稳的话常常因为很难说出读者心里的话而被斥为正确的废话。偏激在很多时候反而是好事,这就是很多作家在写作成名作时精神状态可能不太好,却能写出名篇的原因。举个例子,如果关注度满分为10,正确的废话关注度可能只有5,偏激的话关注度则肯定大于5。进而,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推断,作者不见得比读者高明多少,作者和读者其实还一定要有相近的潜意识水平,或者说思维方式,否则,作者就会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太大而无法吸引大批读者,不可能成名;因而,与其说是作者有多高明,不如说是作者比读者更会驾驭语言和逻辑,仅此而已。我们甚至可以说,所谓的作者只是和读者一样的人中,比较会驾驭逻辑和语言的那几个!所以,你所谓的高雅与严肃的作品,更多反映的是,这些作品的对象本来就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做相关研究的学者,因此,难道你不觉得,这种要让所有普通人都成为学者的思维方式本身,才很有反思的必要吗?”
“其实,之所以很多在你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也能够成为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读者的潜意识!”王豫文补充道nad2(
“是一种什么样的潜意识呢?”蒋文睿一直在座位上坐着,一声不吭,听着王豫文在那里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感觉自己完全就插不上话,这时候,突然找到一个机会,好奇地问道。
“你想想看,读者大多数都是一天到晚很忙碌的普通工薪阶层,他们想要获得的,其实是自己观点、结论的被认同,臆想的被验证,以及情感的被抚慰,而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学术兴趣。很大一部分人在潜意识中,常常还坚持着一些很偏执、荒诞的结论,并一直在为这些结论寻找存在的正当性依据,所以这些人基本不会关注作者得出结论的逻辑取舍过程,而只对那个简单化的结论感兴趣,如果发现某人说得和自己想得一样,便如获至宝,进而无视这些定论的适用范围,在无意间造成滥用,这就是舆论场中很多谬论大行其道的原因。”王豫文继续回答道:“因此,如果你是作者,而你的结论与读者相左,那么即便你来自中科院,把各项试验数据和相关的理论分析都摆在对方的面前,人家都未必相信,相反,人家还会反过来寻找、甚至制造证据以质疑中科院的公信力;或者,因为你所说的方面让读者不感兴趣,无法引起读者潜意识的注意而被直接无视。固执己见并寻找证据来证明之的行为,作为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因为利于个体生物学上的存在而被自然选择固化下来,难以被察觉和破除,而这种本能,就是学术在面对大众舆论时,商业风险的根本来源!”
“好吧!老王,我觉得如果我是大众公司的老总,听了你的这一席话,会立马提拔你做我的副手!”魏林感叹道。
“唉,这些一点用都没有,其实这些东西就是我用来调节单调生活的谈资,差别仅仅在于,其他人是用打游戏、追电视剧来打发时光,而我则是看这些没有的书来打发时光而已。”王豫文淡然地答道:“企业的领导者才</br></br>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