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说明,纳粹研制核武的时间也比米国要早,其拥有的科研团队比起米国只强不弱,所以,在米国之前拥有核武也不奇怪。
而德国人更狡猾,将核武与导?弹结合,将这款武器发挥到完美,同时也解决了远程轰炸困难的尴尬局面。
纳粹的V1、V2导?弹可没人让英国人少吃苦头,当年的伦敦大轰炸就是它们的杰作。
有资料证明,历史上,在二战结束后,米军偷偷在苏联占住了德军V2工厂,动用了300节火车车厢和13艘轮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关的一切设备和半成品抢运一空,苏军扑了空。
是抢回去了,但米军不会研发,看不懂相关技术资料,然后想尽办法把德国科学家说服,让他们前往米国为米国国效力,正是由于有了德国科学家的帮助,使其洲际导?弹应运而生,从而米国的航空工业,军工,和载人飞船站在了世界前列,由此可见当时德国的导?弹科技有多么恐怖。
直到战争结束,米国人才从俘获的德国人嘴里搞清楚状况,他们是被纳粹最新研制的V3导?弹袭击了。
这是一种由自主陀螺控制系统和程序装置制导的液体燃料火箭,弹体最大直径1.65米,稳定尾翼翼展3.564米,全长14.036米。V-2发射质量12.9吨,其中燃料重8.88吨、弹头装10吨高能。
火箭发射后沿预设弹道飞行,其弹道中心点高度近100千米,最高速度达5 630千米/小时,射程320千米。
其运输过程更是复杂,纳粹将V3放在运输和发射兼用的水密容器中,由潜艇曳航到米国东部沿海。
这个方法从技术上看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主要问题是V3如何安置在潜艇上。
为此纳粹专门设计了一种潜射系统,这种潜射系统每个曳航收容筒可装一枚V3,设有控制室与燃料柜。一般XXI型高速潜艇可拖曳3个收容筒,驶往发射区海域。
装备好的收容筒重量与同体积的水相等,在航行时利用曳航潜艇的速度很容易控制它们的潜航状态。3个收容筒中的一个也可以装载增大潜艇航程的补给柴油。潜艇使用通气管可在30天内以12节的航速潜航横渡大西洋,到达距纽约200海里以内的米国东部沿海。
在发射区海域,潜艇上浮,收容筒自然也跟着浮到海面。从潜艇向每个收容筒派出两名技术兵,到筒内控制室打开阀门,向收容筒尾部压载水柜注水并排出平衡水柜的水,使收容筒在水中转成直立状态。然后接通潜艇供电系统,向V3注入燃料,启动陀螺,设定惯性制导系统,最后打开收容筒头部的电动门扉。
隹备工作后,技术士兵返回潜艇,在潜艇内按动按钮,遥控完成发射。
从潜艇上浮到发射所需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在这个时间里,即便米军发现它们,也无法阻止V3发射。
而且以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拦截,最多只能眼睁睁看着V3袭击目标。
据俘虏交代,当时发射的V3远不止四枚,只是大部分都没有飞到目的地,而是失败坠落在大海里。
由此可见,V3并没有进入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可惜当时米国人并不了解,导致战争的结果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已经完全脱离了历史的轨迹。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