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曾经说过,廖志国由市长转任书记,工作重心随之发生重大转移,用他自己的话说,乃是由务实为主过渡到务虚为主,由谋事为中心向谋人为中心转变。这还不像过去在县、乡里做书记,那种基层的党务主官,实际上是党政一把抓,书记越位抓政务天经地义。而到了地级市这一块,情况则有些不同。一座中等城市,看上去上万平方公里,洋洋数百万人口,可主体都在下边的那几个县市,而且人家自成体系,真正需要市里操心的事情并不多。或许,这也是县里一直希望归省直管的原因之一吧。说白了,一位地级市的党政主官,实际需要打理的范围,也就是市区方圆千把平方公里的那几个行政区,能够展示于人者也不像县里那样丰富、具体。事情总共不过那么多,你书记还好意思再去同人家市长抢着做吗因此,当了书记的廖志国,反而有种遭架空、被边缘的感觉。担任市长时,他的现场视察多,人家找他汇报工作的多,脑子里考虑的大多是修桥、造路、建工程之类的具体事务;当了书记后,务虚的会议多,找人谈话多,整日思考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
在中国官场,像廖志国这样的市委书记谋人,仰仗和依靠的主要部门是市委组织部。试想,全市那么多官员的升降进退,从推荐、考核、测评到最后的公示、任免,包括离退休之后的慰问、治病、解难、帮困,及至最终亡故的祭奠追悼,哪一样不需要组织部的操办、介入或过问若是主政此部的要员三心二意、甚至离心离德,那自己这个书记还怎么将人事谋好谋顺尤其显得重要的是,人事不像政事那样刻板,而是千变万化,其中很多所涉之人或是身份特殊,或是关系敏感,难免有不按常规、正途操作者,更加需要这个组织部特别知己贴心。阳城目前的情况,同廖志国期望的恰恰相反。
因此,选择贾大雄作为突破口,实为势所必然。
14
贾大雄提出配备常务副部长,廖志国表示赞同。
好的,是得马上配,你这个部长必须一个得力助力嘛。哦,对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廖志国问得漫不经心。
这个,贾大雄略一犹豫,马上回答:暂时还没有合适人选,这事我们想先听听廖书记的意见,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
既然这样,我让黄一平副秘书长参与物色,最后我们再坐下来一起商定。廖志国点头道。
贾大雄眼里一丝惊异之色稍纵即逝。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纳闷了:一个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果如贾大雄所言,非得市委书记廖志国亲自选还有,廖志国为何会让秘书黄一平介入此事
熟悉当下中国官场的人都知道,在党政军民学诸多政权组织中,不论其形式如何千姿百态,真正体现权力、地位的要素,无外乎人、财、物三样,而人则是居于第一位的核心要素。当年,毛泽东老人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任何一个单位,只要掌握了人事权,就等于掌控了一切。因此,像廖志国这样的地方市委书记,除了统揽该地全局外,别的事务皆可委于他人,唯有一处必得亲自牢牢掌管,绝不容旁人轻易染指这便是党委组织部。按理说,组织部选个常务副部长,贾大雄身为常委、部长,应当具有相当的话语权。然而,事情远非吾等局外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对于常务副部长人选,贾大雄即便私下已经择定人选,当着廖志国的面也绝不敢轻言,否则便是犯了大忌。何况,他与廖志国分属对立阵营,更是不可轻易儧越。
当然,市委书记廖志国亲自选定常务副部长,除了上述主管因素外,也说明了这个位置的极端重要性。像阳城这种地级市,经济发达程度堪抵中西部一个省的总量,下辖十来个县市、区,外加上百个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归属组织部直接管理、任免的干部超过千人。不难想像,掌握着这座城市干部生死大权的组织部,该是一个怎样强权的衙门。作为常务副部长,则是其中仅次于部长的二号大员,除了协助部长主持全局外,通常还会分管市辖党政机关及县市、区领导班子,管辖着领导干部中的精华部分,绝对属于权势熏天的人物。这些年,贾大雄与那个刚退二线的常务副部长沆瀣一气,利用阳城党政主官长期不睦的空隙,将组织部经营得几乎滴水不漏,使之成为三剑客党同伐异的重要平台,廖志国早就对此耿耿于怀了。贾大雄心里也清楚,新的替补人选,廖志国一定不会轻易放手,更不可能假手于他这个反对派。
至于让黄一平介入此事,则是廖志国的精心安排。
黄一平跟随廖志国来到市委,担任了正处职的副秘书长。按照常规,副秘书长已然属于领导职务,不宜再做某个领导的跟班秘书,而应当在党委组成部门中分工一块,协助市委领导进行日常管理与协调。在几个副秘书长中,黄一平是个例外,并不参加惯常分工,依旧贴身跟随廖志国。不过,廖志国私下里对他也有特别交代:你虽然不参加副秘书长们的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