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负责在李家门口守卫的警卫员,帮李家几栋房子打扫卫生的人嗯以及给他们送菜送米的人本来就都是刘家沟过来的老邻居,他们对李家的维护之心是其他地方来的人所不能够理解的,非常维护李家的名声,就属于那种宁愿自家出问题都不会让李家出事情的类型,所以他们不止不会帮着这些人往李家送些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东西,反而更加提高了警戒心,尤其是送菜送米的,他们甚至每次来给李家送东西之前都会小心的再三检查自己车上的物资,确认没问题了才会往李家送,等到了李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急着进去,而是在李家门外面重新检查一次,确认没问题了再跟警卫员打招呼,让警卫员搜查一遍,直到将东西全部送到指定位置,确认无误跟李家人签过字后,还要再三叮嘱李家人不要轻易相信其他人,防备心比李家人都要重,让李若松和成栋觉得很好笑的同时又觉得非常感动,这种全心全意维护他们的人,除了刘家沟的那些乡亲们,真的没有多少。

刘家沟的人也是经历过一些思想变化的,从刚开始到驻地觉得都是靠着他们才有其他人的好日子,若不是他们刘家沟出来的这几个人驻地那边的人根本别想过上这么安定的生活,他们跟李家是同族,是血脉亲人,其他人都应该感谢他们刘家沟的人,到后来他们中有些人族人开始依仗着这层关系闹事、敛财,甚至是公然违法,这让他们很多本性朴实的刘家沟人无法接受,在后来李良出手以族长的名义重重的惩治了一批人之后,这股子邪风才被压下去,可那个时候,他们也不认为自己错了,他们本身的血缘就让他们比其他人站在更高的位置,他们只不过是出现了几个行为不端的族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刘家沟的人在知道李家人其实并不是刘家沟出去的那个李家,他们的族长李良原本是松江李家的嫡长孙李国良,跟他们刘家沟的李家其实除了是同姓没有任何关系之后,变得非常惊慌,那种惊慌是来自对于以后生活的强烈的不安感,他们非常担心李家人会不会对他们不闻不问,如果李家人真的不管他们,他们是真的无话可说,因为根本不是他们族人的李家人完全可以不管他们,旁人就算是知晓了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李家人没有抛弃他们,也没有疏远他们,李良再忙,从来没忘过每月一次的族长会议,也没忘记每年的祭祖大事,李良不提辞去族长的事情,不提认祖归宗的话题,他们这些人当然不会傻到主动跑去跟李良说你不是我们刘家沟的李家人,你是松江李家的人,你应该归宗才是,他们巴不得李良就一直用这个身份过下去。

可虽然李良一直没提过,刘家沟众人却始终觉得脑袋上面悬着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的利刃,做事说话收敛了不少,不再有以前那种趾高气昂的样子,也不在有那种背后有靠山什么都不用怕的胆色,他们就跟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南楚人一样,遵纪守法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当然,李良还是挺照顾这些刘家沟来的乡亲们,工厂建成之后,第一批招进去的人永远都是刘家沟的人,适合去兵工厂的就安排去兵工厂,适合去纺织厂的就安排去纺织厂,什么都不会但是会种地的就安排到农场,几乎每个刘家沟的人都有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在南楚建都之后,刘家沟的人过得可谓是全天下最好的日子,刘家沟的人心里都有本明白账,李家人没有亏欠过他们,甚至有恩于他们,他们就算是不能报恩,也不能恩将仇报,更何况,李家人是他们最大的也是醉牢固的靠山,他们这些人要是把李家给坑了,到最后倒霉的只可能是他们自己,不会是别人,当他们傻子还是怎么的,他们的日子已经过得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贪图那点眼前的蝇头小利,自家人坑自家人,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谁爱做谁做,反正他们自己不做李若松还不知道他爹给他挣来了多少资本,他只知道自己家里被保护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自由是没有那么自由的,谁知道除了就寝的房间之外还有哪里藏得有人,万一跟自家夫郎在外人面前不小心亲近了点,不被自家夫郎知道还好,若是被自家夫郎知道有人看见了,那惨了,他最少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办法睡在他家夫郎身边,所以李若松除了在就寝的房间内会跟成栋动手动脚以外,其他地方都是维持着一副正人君子不苟言笑的样子。

不管是明着的警卫还是暗地里的警卫,不管是家里负责清洁卫生的大叔大婶还是每天给他们送肉送菜的伯伯叔叔,有一个算一个,对他们家是维护的不行,李若松亲眼看到过给他们家送菜的那位伯伯在外面跟人吵得面红耳赤,一个字一个字的驳斥对方污蔑他们的话,他当时没有细想,几十年后回想起这些事情来,才恍然发现他那个在他面前沉默寡言的父亲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保护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疼爱他,只可惜,那个时候,李良去世已经很久了,而李若松和成栋的日子也不多了。

南楚的朝局在李若松和成栋回归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只有两个党派你咬我我绊你的,李若松开始参加朝会,两方势力开始变成三方甚至是多方势力,谁都想拉拢李若松,又全部都想防着李若松,李若松倒是一直轻易不开口,只要熊若杉没问他,熊若枫没提他,他那张嘴一直都是闭着的,可其他人也从来不敢因为他闭着嘴就小瞧他,他们都很明白,李若松最好是不开口,他一开口,指不定有多少人要倒霉。

就好比之前朝会上面讨论的扩建兵工厂的事情,这个人说预算少了,那个人说扩招工人的名额少了,李若松听他们这些人争来吵去的闹腾了两个时辰,直到熊若杉实在忍无可忍让李若松来说意见的时候,话很少的定国公一张嘴就把兵工厂现在多少人每人每天生产多少东西,目前前线耗费的枪支弹药一共多少,需求多少,南楚要扩建多大,招收多少人才够用,所有从李若松嘴里出来的数字从来都是半点水分没有,他说了多少,下面的人去核实,不管用哪种方法统计,最终结果跟李若松说出来的差不了多少。

这也是朝臣们不敢乱说话的原因,谁知道李若松还知道多少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万一要是把李若松给惹毛了,随便说点事情出来,他们这些人就死定了,万幸的是,李若松似乎没有拿他们开刀的意思,从回归朝堂开始,李若松似乎一直没有对谁下过狠手,这让他们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却忘了,有个成语叫做秋后算账。

第383章 李若松出手

王勇做梦都没有想到,李若松会对他动手,确切的说,李若松会这么精确的找到他并且动作迅速的免了他的官职,他怎么都想不通,自己做的这么隐秘究竟是怎么被李若松知道的。

成栋坐在李若松左手边,一边看报告一边说道:“那个王勇,该不会一直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吧?”

李若松冷笑一声,说道:“他们一直以为自己做的饭事情谁都发现不了,真是个蠢货,兵部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让他伸手进去的地方,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跟兵部侍郎说只要跟着他们干,以后好处少不了他的,不知道他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还是太不了解子弟兵了,军方的规矩比朝堂严的多,军方要是有人敢搞这种事情,早就被干掉了。”

成栋摇摇头,说道:“我就奇怪,他们这些人怎么就不死心,已经那么多人跌倒在这个上头,居然还是前仆后继的上赶着找不舒服,我也挺佩服这些人的,他们就没想过军方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插手的?”

“哼,他们那些被免职的跑去南边,光明正大的搞了一个什么青松书院,每天什么事情不做,就在那里指点江山,抨击朝廷,前段时间我是懒得理他们,也想看看他们到底能够搞出多少事情来,没想到,他们做事情的本事没多少,蛊惑人心的本事倒是挺厉害,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个学生在那里读书,其中甚至有不少当朝大臣的子孙,想来也是跟他们互通消息的媒介,朝廷说是要大力普及教育,他们就借着这个幌子去搞小动作,这么多的心思当初怎么不放在正事上,一天到晚的尽动些歪心思。”李若松冷冷的说道。

成栋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一直觉得这些人还是有救的,毕竟每个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物,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当官了,怎么就不好好当官,不是找这个人走关系就是找那个人要贿赂,钱是个好东西,我不否认,但是他们怎么就不能挣该挣的钱,南楚现在给官员的待遇不算差了,甚至可以说是高薪养廉了,他们还不满足,还想折腾,咱们现在哪里有时间给他们折腾,北边的战事眼看着就要进入大规模反攻的季节了,他们这样搞,到时候前方会多寒心?”

李若松正在翻书的动作顿了一下,问道:“说到这个,东边的情况怎么样了?之前好像有人跟我说过,我忙着收集这几个人的破事,给搞忘了。”

成栋想了一下,说道:“咱们派出去的人已经从海外回来了,说是那个什么女王已经被咱们的人给暗杀了,死之前说了一大堆他们听不懂的话,我估摸着跟我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运气没有我好,根据他们汇报的情况来看,东边可以暂时不用担心,不过海军方面林将军有其他的打算,近几年不少人看中了海贸带来的利润,已经开始小动作不断了,林将军的意思是他们这些人居然走上了之前的老路子,自己人冒充海盗,打劫朝廷的商队,胆子挺大的,林将军准备清缴一下,不过我觉得堵不如疏,与其这样浪费人力物力的一遍又一遍的清缴,还不如就让他们跟着咱们的商队出去,反正挣多挣少咱们不管,咱们只管收税,税不妨提高一点,朝廷商队带回来的价格永远要比他们带回来的价格高,他们要是愿意去挣那些官员士族的钱就让他们挣去,咱们管好老百姓就行。

当然,如果他们要海军护航的话,咱们也可以派,价格定高点,把所有的成本和费用全部摊进去,只要他们有钱,咱们就要让他们的钱留在南楚,而不是流到外面,一直这样不给他们挣钱的机会,我担心朝局仍然没办法稳定下来,而且,咱们现在能够安置人力的地方越来越少,如果新机器再一上来,能用到人的地方并不会太多,就让他们去折腾,还能帮我们解决人员就业的问题。

还有一点,海军估计会轮流出去执行任务,关键是练兵,这些士兵如果没有仗打,时间长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就像家里用的菜刀一样,一直放着,很快就会生锈不能用了,可若是一直用,反而一直很锋利,练兵也是如此,你看,驻地刚开始建成的时候,子弟兵战斗力多强,后来闲了一段时间,也没多久,那战斗力一下就掉了好几个档次,当然,这跟扩充太快也有一定关系,但是,咱们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兵员增加快这上面,前段时间兵员增加的也快,怎么战斗力就一直挺高的,由此看来,根本不是什么新兵多的缘故,就是懒散了,惰性强了。

若松,我们要开始考虑我们退下来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这几个人里要么选出一个领头的,要么就一个都不要选,让他们平级,统一归若杉管理,以后就归若枫管理,怎么弄要有个章程,一直放在你手里,别说是你不放心,就是将来若枫能不能放心还要两说,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流言说是咱们准备让李成或者成李接手军方管理,搞得两个孩子心里头也不安稳,这样下去绝对要出事。”

任何人说他,成栋都没问题,但是,凡是涉及到李若松兄弟几个或者李成弟兄俩的,成栋一概不接受,家人就是他的逆鳞,谁碰谁死,王勇就是胆子太大了,一方面到处散播谣言,另一方面又意图染指军队,要知道,谣言中的兄弟俩可是被塑造成两个不学无术无知愚蠢的人,而军队是成栋留给熊若杉兄弟俩保命的东西,也是留给南楚的最大依仗,谁都别想染指。

李若松明白成栋的想法,对于王勇这种人,他是恶心的同时也同情,一个正四品的朝廷大员,居然被几个女子玩弄在手中,这就算了,姑且当你是怜香惜玉,但是,好歹那也要是香或者玉才行,李若松一想到情报科给他的材料,就忍不住难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会看中这样的,女子们。

王勇所在的位置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吏部侍郎,一个多月前被派去南边公干,那边的官员都是新任命的,需要派个人去看看任职情况,王勇背后的中安党想方设法让他顶了另外一个侍郎的缺,将他弄去了南边,李若松一开始就留了心眼,这些人身边跟着的多多少少都有情报局的人,就算没有情报局的人跟着,当地也会有情报局的分局,做得怎么样,做了什么事,很快就会有人传回南江府,传到李若松和熊若杉的耳朵里。

作为自诩风流才子的王勇,他被派去南边考核官员,顺带到南边的子弟兵驻地去慰问,没说是好好工作也就算了,居然一路上都在纳妾,从南江府出发,没到中江府就纳了三个小妾,据说是卖身葬父的,带着三个小妾去平南府的路上又纳了一个据说是投奔亲戚的女子为妾,好家伙,这一路游山玩水的,正事一件没干,尽忙活着安慰这个疼惜那个去了。

等出了平江府往南边新建的三个府城去的路上,这位王大人又开始明目张胆的索要贿赂,还给兵部侍郎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说是他非常中意驻守在南边的这些子弟兵队伍,觉得兵部侍郎把南边的这些军队管的非常好,他希望对方能够跟他们合作,中安党不会亏待他的云云,这封信兵部侍郎根本就没打开,直接送去了李若松那里,李若松也没看,让人给熊若杉送了去,熊若杉气的当着熊若枫的面摔了杯子。

新建的三个府城分别是安远府、宁远府和平远府,三个府城本来就在崇山峻岭之间,什么烟柳画桥吟风赏月一律没有,街上能有一家打铁铺子都算是繁荣热闹的地方,以前是有的,只不过后来南边闹了几次,被驻守在平南府的王子清带人给清理了两次,后来王子泽被任命为这三个府城的总兵,对这种事情本来就没多少容忍度,干脆就给取缔了,按照王子泽的话说,连吃饭的钱都不够了,哪里还有钱去玩风尘女子,有那个力气还不如多修几条路,早点跟南楚的公路对接上,也好有口饭吃。

王勇这个时候分外庆幸自己带了四个小妾过来,每天就让那四个女子陪自己饮酒吟诗,混迹在床榻上,倒是应了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要知道,南边还是有不少流寇土匪的,让王勇过来慰问就是因为在剿灭这些土匪流寇的时候,不少子弟兵将士死在了崇山峻岭之中,还有不少老百姓也被荼毒的不轻,让王勇过来其实多少也有让他立点功,刷刷脸的意思,只可惜,中安党的人只知道王勇是个挺圆滑会来事也会说话的人,却不想,这人根本就是个绣花枕头,说大话的时候比谁都能说,做事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中安党的覆灭就是从王勇开始的。

第384章 可笑之至

王勇因为带了几个小妾到南边,日子过得务必滋润,不无自豪的跟人炫耀自己有先见之明,他却忘了,他的信寄出去到现在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可以去拉拢讨好的那些当地官员也都没有人理会他,他就像是唱独角戏的丑角儿,一个劲上蹿下跳,看起来左右逢源,跟中安党和青松学院的那些人不停的表功,今日邀请了多少同僚饮酒,明日搭上了军队哪位将领,把自己说的不知道有多能干,也是中安党的那几位大佬自己不留心,总觉得这人是个可用且可靠之人,竟是一点都没有怀疑过王勇,不仅一次次的去信表扬王勇为了朝廷鞠躬尽瘁,甚至还奉上不少金银供他活动。

这些金银最后去了哪里,不言而喻,反正这四个女子自从跟了王勇之后,是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好,都快忘了自己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有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的,她们各自的主子还在望眼欲穿的等着她们传回去的消息,只可惜,王勇这人从来都是口头上花花,这几个女子还真的相信了王勇满嘴跑的那些话,一五一十的跟她们各自的主子说了,能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就连王勇当时说这话的表情都没漏下,她们的主子们也相信了他们的话,毕竟,不是只有李若松有暗线埋在几个府城的,这些人也多多少少都有眼线在那里,王勇最聪明的一点是从来不会说自己没做的事情,他说请人饮酒吃饭了,那就一定是去饮酒吃饭了,但是,饮酒吃饭谈了些什么,谈没谈成,他当然是夸大其词了的,可外人并不知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反正就是看到王勇跟一个个府城中的官员或者军队里的将官去饮酒,去喝茶,去做这做那的,还真以为王勇说的跟做的一样,没少给王勇借着各种名头送东西。

王勇这一个多月来每天跟活在梦里似的,身边美女陪着,其他人众星拱月般的捧着,各种讨好,各种巴结,喊谁来谁都给他几分薄面,这种感觉,让王勇有种自己就是土皇帝的想法,尽管知道不可能,但还是免不了飘飘然,这一飘飘然就出事了,一伙儿流寇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到了王勇所在的宁远府府城外面,趁着老百姓入城的时候乔装打扮了一番,进城后到处放火,烧杀抢掠,不仅老百姓遭了秧,王勇也没能逃过去,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王勇屋里的一些不能见人的信件也被这伙流寇给翻了出来,还被人扔在大街上,就那么怡好被人捡了起来,拆开了,还念了出来,这家伙可捅了大篓子,中安党给王勇的信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人知道的,比如中安党建议王勇提出增加南边三个府城的赋税,他们在朝堂上的几个人可以借此作为降低商税的理由,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既然南边三个府城的税收提高了,考虑到百姓赋税较重,朝廷应该适量降低其他税收,商税能够降下来,他们中安党所代表的商人和士族就能够省出更多的银两,建更多的青松书院,到更多的地方宣扬自己的治世理念,听他们宣讲的学生多了,到那个时候,南楚还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皇帝最终不过是他们的傀儡罢了。

这种类似的话中安党人没少写,估计是被越来越严格的商税给逼急了,南楚这几年强力推行高商业税低农业税的赋税制度,加上几个试点城市都在效仿驻地的运营模式,支柱产业全部归南楚管辖,除去报酬和其他必要的支出,其他所有收入都收归国库,效果还算不错,毕竟给出的报酬很高,加上一旦消极怠工或者动了歪心思,不仅仅是自己丢了工作,还会连累子孙后代,从试行到后来正式确定下来,这几个试点城市也不过用了半年时间,到现在都执行的不错,南楚准备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在南楚所有的城市都推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会种田的去当农民,种好种坏都有银子拿不说,种的越好,钱拿的越多,甚至还能拿到奖金,种的不好,有多少给多少,不用交税,还会发各种东西,比自己种好不知道多少倍,朝廷万一收了你的地,还会赔给你一笔钱,足够你几代人用。

不会种地的,可以去工厂,大部分人都想进兵工厂,因为待遇最好,要不就是生产厂,生产车辆机器什么的,报酬也很不错,再要么就是去纺织厂和被服厂,收入不比前面两个,胜在工作稳定,不用操心太多,也安全不少,如果都不愿意做,可以选择去军队服役或者去其他地方找个事情做,就是开车的人都还缺很多,更不用说开矿的修路造桥的,南楚的百姓如果愿意到工程队去做事情,收入是非常可观的,比那些俘虏什么的好十几倍,在南楚这个地方,只要你肯努力工作,绝对不愁没有饭吃。

在这种模式下,那种自己家里有地还需要交税的农民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农民要么已经不是农民了,要么就是不用交税,可商人不同,南楚只抓了大头,小头还是放在小商贩手中,随着老百姓手头越来越宽裕,经商也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再加上南楚对经商的限制少了很多,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经商的身份不能参加官员选拔的考试,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开始自己经商,中安党很多士族和商人就是看中了南楚越来越开放的经商环境,将各自手头的银两都投了进来。

不出意外,这些人投入的每一两银子都给他们挣来了最少十两银子,尝到甜头之后,中安党人开始想方设法的多捞钱,越多越好,毕竟开设书院也好,走动关系也罢,就是某个闲差也要不少银子开路,手里有银子了,做事情的时候才不会总是束手束脚。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