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行为无法理解,因此这回看热闹的有,帮腔的一个也没有。
庄大伯他们闹也闹了,骂也骂了,但房子都造好了,他们也无可奈何,只是从那以后,庄老太就盯紧了二儿子,时不时都要收刮一些。
而屋子刚建好,村里就来了第二批知青,人数比上次多,一共六个人。知青点只有两间房,暂时安置不下,村长就还是用老办法,让家里有地方的老乡先把人领回去。
这一回庄熠没去看热闹,庄母忙着打扫房子,也没这个功夫往前凑,至于庄父向来对这些不感兴趣,于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人正望眼欲穿。
第27章
七零年代重生
这回分到泾柳村的知青有三男三女,
他们中最大的有三十多,
是个叫蒋明一的中学老师,
而最小的江文燕只有十五岁,
据说家里成分不好,
全家都被下放到了各地的农村。
这个时候家庭出身很重要,无论是升学还是升职,
从找工作到找对象,都要先看看对方的家庭成分,革命者及其家属、工人、贫农和下中农这些,才是合格的出身,
比方想要去当兵,
首先得是这些家庭出身才可以。而像知识分子这一类人,
这时候也是被打击的对象,他们必须夹紧尾巴做人,学富五车也比不上目不识丁的贫农。
原本村民们对这些知青还挺有好感,但是一年下来,
这些知青对村里的贡献还比不上那些半大的孩子,
他们大部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干活不行,
吃东西倒是挑剔得很,一年下来不但没赚到工分,
反而还欠了大队里的粮食。
这么一来,
所有村民能分到的粮食更少了,
对这些知青也就更加不待见。
谁知一批还没走,
下一批又来了!这回和上次不一样,没有哪家村民愿意收留这些知青,到最后村长只能点名要求。
因为庄熠他们都没去,村长下意识忽略了他们家,这六个知青被分到了五户人家,其中村长带头收留了两个女知青,另一个女知青最后还是被分到了李二婶那,正好和原本的张冬梅做伴。
而这个女知青就是江文燕。
隔天,庄熠在院子里劈柴,他总觉得背后有道视线盯着自己,可一回头连个人影都没瞧见。如此几次后,他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